如何透過設計來促進心智健康

Double exposure portrait of a young fair-skinned woman and a smoky texture dissolving into her facial features

2017/2018 史丹佛長壽中心設計競賽的主題是透過設計來讓我們養成好習慣,其實這幾年來,隨著設計風潮的興起,大家都在思考要怎麼用設計來改變人類的行為。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博士雖然感覺和設計搭不上邊,但是他的推力 (nudge) 理論,在英國被廣泛應用在公共政策的設計,Mindspace就是他們焠鍊後的產物。

MINDSPACE 作為改變的核心

所謂的Mindspace並不是心智空間,而是 messenger, incentives, norms, defaults, salience, priming, affect, commitment & ego 這九個字的第一個字母所組合成的字。 他們認為要推動行為的改變,可以透過這九個不同的環節,如果能夠涉及越多部份,就越有機會造成行為的改變。那麼這九個環節分別關注哪些要素呢?

  • Messenger:到底是誰來傳遞訊息的,也就是代言人的重要性。
  • Incentives:有什麼樣的好處,必須是要能夠吸引使用者的
  • Norms:提供多數人的做法來供參考,利用了人類順從多數的天性
  • Defaults:透過預設值的設置來改變行為
  • Salience:強化一些選項的亮點,讓人不由自主被吸引
  • Priming:利用促發的效果,讓人不由自主上當
  • Affect:營造情感連結
  • Commitment:營造一個願景,特別是符合社會期待的願景
  • Ego:營造提高自尊的可能性

如果把這些套用在設計上面,又可以再化約為幾個原則:

  1. 讓改變可以被看見:很多跟健康有關係的改變,不是那容易被察覺的,但是透過設計,可以讓人們可以察覺微小的改變。也可以利用設計,讓人們知道,自己做的選擇是比康的:例如在菜單上如果只用數字來標示熱量,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進一步用不同顏色劃分(紅黃綠分別代表高、中、低熱量),就能夠有效得影響人們的行為。
  2. 讓改變在無形中發生:雖然設計可以讓人有意識做出改變,但是很多時候人還是有惰性的。所以,更成功的設計,就是要讓人在無形中達成行為的改變,像是有些人減重的時候,用比較小的盤子,或是用比較淺的盤子吃飯,就是讓人在無形中達成行為的改變。英國曾經有個成功的案例:市政府為了減少民眾鹽的攝取量,所以送了鹽罐給速食店,這些鹽罐有比較少的洞,所以消費者要加鹽的時候,就會不知不覺加入比較少的鹽。
  3. 借重群眾的力量:要做出改變是不容易的,但是人是喜歡比較的,人是不希望自己被邊緣化的。所以如何善用自己和群眾的比較,來誘發行為的改變,也是相當重要的。除此之外,也可以營造一個群體的改變契機,讓大家一起努力!

如何透過設計來促進心智健康

透過設計來促進心智健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不太容易察覺自己的心智不健康,所以自然沒有動機想要做出改變。另外,要看到心智健康的改變,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所以剛剛提到的三個原則,要套用在促進心智健康上都是挑戰。以下我們分別來談談:

  • 心智健康的可視性:目前能夠做得非常有限,我們亟需要好的指標,來讓人們知道自己的心智狀態。目前有一些穿戴裝置是透過激發程度 (arousal)來當作指標,但可能不是特別恰當。如果可以透過在社交媒體上的發文、貼照片的行為,來轉化為心智健康的指標,可能更為恰當。或是,使用者可以透過強烈的對比標註自己的心智狀態,也更有機會強化改變的洞悉。
  • 如何在無形中做出改變:現在有一些鬧鐘,為了要讓使用者真的清醒,會要求使用者要解複雜的數學題,才可以取消鬧鐘。套用這樣的邏輯,如果可以在使用者要做某些一定要做的事情前,可以做一些能夠促進心智健康的行為,那麼就有機會促成改變。善用體現認知 (embodied cognition)是另一個作法,所謂體現認知就是說身體上的變化會影響人們的認知狀態。過去很多研究都發現一些姿勢、動作的執行,都會改變人的態度與行為。
  • 群眾力量的介入:心智健康相較於生理健康更敏感一些,有時候我們甚至很容易有宿命論,覺得心智狀態都是天註定的,很難改變;在這樣的思維下,透過人與人的競爭比較,可能不是最好的做法。應該強化群體的目標,會更容易促成個人改變的動機!

來自內在的改變才能持久

人們常常會用外在因素來強化自己改變的動機,但是只有內在擁有想要改變的意願,改變才會持久。所以,好好思考一下,什麼樣的方式是最適合你自己的,為自己的心智健康做點努力吧!

One comment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