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行為科學干政策推廣什麼事?

iStock_000002946603_Large

在台灣,政策推廣基本上和社會行為科學沒有關係,在政策的制定上可能有一些小小的關係。但美國政府可不這麼認為,在SBST.gov這個官方的社會行為科學團隊上有這麼一段話:

We believe that government works best when it’s desig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merican people.

Accessing and using programs should be intuitive. Information and choices among program options should be clear. Forms should be simple and easy to complete.

Behavioral science provides us with tools for designing the kind of government Americans deserve.

簡單來說,美國政府認為只有當政策事為了人民量身打造時,政府才能有最好的運作。如何讓資訊透明、表格容易填寫都是影響政府運作的環結。而行為科學提供了我們工具,讓我們可以打造一個美國人民該擁有的政府服務。

2015的年度報告中,就舉一個summer melt這個例子跟大家分享,這是針對美國高中畢業生有錄取大學但確沒有入學就讀的現象進行探討。他們認為客製化的訊息,以及提供需要的資訊 (例如就學貸款等),都會提升畢業生進入大學就讀的機率。研究的結果也發現,發送簡訊確實有效的提升了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學就讀的百分比,在低收入家庭中,簡訊的影響力尤其明顯。雖然簡訊造成的差異只有3%,但這3%的影響不僅僅是在學費收入上,也會對這3%高中生的未來之路造成影響。反觀台灣,政府的作為,基本上都是增加阻力的 (參考這個例子)。

選舉就要到了,但實在不敢奢望幾位檯面上的總統候選人,會對於這件事情做甚麼承諾。但期許社會行為研究者們,能夠做出一些成果,讓這些候選人可以看到社會行為研究的價值。或許,未來的某天,政治人物也會看到社會行為研究的價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政府網頁的內成呈現方式,也是台灣官方網站需要學習的!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