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對青少年大腦的影響

 

Flat style love, like, comments, users icon.

之前寫過不少談社群網路使用對人們影響的文章 (去看文章 元氣網上的專文),不過先前的研究比較著重在臉書 & Twitter上的資料分析。殊不知,現在的年輕人其實更愛用別的社群媒體,例如Instagram或是snapchat。到底這些社群媒體的使用怎麼影響年輕的世代,以及這個影響究竟是否有對應的神經基礎呢?

有研究者招募了一群13-18歲正常發展的青少年來參與一個腦造影的研究,參與這個研究時,他們也必須提供自己在Instagram的一些照片當作實驗的刺激材料。實驗過程中,他們每次會看到一張圖片,然後會看到這圖片有多少人按過讚 (like),而他們要選擇自己要按讚還是看下一張圖片。在實驗中,他們會看到三種不同類型的圖片:中性、冒險以及他們自己的圖片,而這三類圖片都會分別搭配「多讚」、「少讚」兩種情境。下圖左邊是一張中性且有多人按讚的圖片、右邊是一張冒險且只有少數人按讚的圖片。

f1-large

行為層次上的結果發現,青少年對於很多人按讚的圖片,也比較傾向按讚,不論是哪種類型的圖片都是如此。其中他們自己的圖片若搭配很多讚的情境,他們會按讚的機率更是大幅的提升。腦造影的結果也發現多讚和少讚之間有明顯的差異,但這個差異會因為圖片的類型而有所不同:

  • 自己的圖片:多讚的時候會增強很多腦區的活化,特別是跟獎賞有關係的腦區
  • 中性的圖片:多讚的時候會特別增強視覺區的活化
  • 冒險的圖片:多讚的時候會降低控制區的活化

f2-large

從這樣的結果,可以發現「讚」的多寡,對於青少年其實頗有影響,這點其實並不意外,因為青少年在發展階段本來就是期盼被同儕所認可的。另外,也可以發現,「讚」會因為不同的情境而對人們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大家在使用社群媒體時,可能要多注意,否則不知不覺就被影響了呢!

社交媒體或許應該讓大家選擇是否要看到有多人次的回饋,不過看不到有多少人回饋,究竟是一件好事嗎?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去看研究的原文 The Power of the Like in Adolescence

去看主要研究者Mirella Dapretto的網頁,Dapretto教授的專長為青少年神經心理學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