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爸爸媽媽的你,是否會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夠聰明?會希望他們可以更聰明呢?如果要讓孩子變聰明,你會怎麼作?多數的爸爸媽媽可能會選擇去做一些潛能開發,或是上很多不同的腦開發課程,但其實這些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可能是孩子是否相信自己的智能是有可能改變的!
雖然早期的研究認為人的智能是固定的,但後來的研究發現,其實可能只有某部分的智能是固定的,另外一部分的智能是可以改變的,也就是說人是有可能讓自己變聰明的。但要怎麼讓孩子相信,自己是有可能變聰明的呢?
有些朋友可能立即會想到,就利用身教啊~ 如果爸爸媽媽不停灌輸孩子:你可以變得更聰明,或許孩子就會耳濡目染,也相信自己可以變得更聰明。但過去的研究都發現,爸爸媽媽對於智能的態度,其實並不會影響孩子對於智能的態度。
那倒底甚麼因素會影響孩子對於自己智能的態度呢?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觀點來切入:失敗倒底是能力不足,還是努力不足?前者就類似把能力設定為一個固定的値,今天之所以會失敗,就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後果;後者則是認為,能力是有可能更精進的,只是不夠努力所以會造成失敗的後果。那爸爸媽媽如何看待失敗,是否會影響孩子,特別是孩子對於自己智能的看法呢?
有研究者經過一系列的研究結果發現,孩子比較能夠查覺父母看待失敗的態度,但比較不能夠查覺父母對於智能的態度。另外,父母如果認為失敗是能力不足所造成的,孩子會比較傾向能為自己的智能是固定的,無法改變的。換言之,如果父母不積極面對失敗,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也沒有必要努力,因為能力是固定無法改變的。
所以,爸爸媽媽除了在孩子失敗時,不應該歸咎於孩子能力不足之外,更應該提醒自己,孩子其實也會觀察我們面對失敗的態度。如果爸爸媽媽面對失敗時能夠更積極,認為靠努力就可以成功,那孩子也會受到爸爸媽媽正面態度的影響,更有努力向上的動力!
去看研究的原文 What Predicts Children’s Fixed and Growth Intelligence Mind-Sets? Not Their Parents’ Views of Intelligence but Their Parents’ Views of Failure
去看主要研究者Carol Dweck的網頁,Dweck教授對於Mindset特別感興趣,也有專書探討如何透過改變mindset來提升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