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動物方城市」看到裹上糖衣的現實社會

img_0039-1

最近最熱門的動畫片,但我真的覺得預告片剪得很不好,片名也取的不好,讓我一開始興趣缺缺。不過看到很多朋友的好評,似乎也應該去朝聖一下。簡單來說這是一部追逐夢想的電影,但其實比較深刻的其實是探討刻板印象。

英文的片名很有意思,是Zoo動物園加上Utopia烏托邦,相較之下中文片名就沒有帶出這片名的精髓,如果翻譯成動物烏托邦可能就貼切多了,可惜兩岸都沒有用這樣的片名。電影中將刻板印象運用的淋漓盡致,也把人類社會面對刻板印象所引發的歧視一點也不保留的作呈現,甚至連人類如何用假平權的方式來面對歧視這件事情也學到了。講到這裡,實在不能不提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因為黑人抗議演員入圍者不夠多元,所以奧斯卡就做了很多的平反,包括了消費亞洲人,可見在美國社會的眼中,亞洲人連被歧視的位置都排不上,唉。

另外,電影也挑戰了到底演化是否要為現代社會的亂象負責這件事情,我們是否可以把一切歸咎於演化,把這些演化的東西當作是無法改變的原罪?面對不能改變的生物性,我們真的能夠用開闊的心胸去看待嗎?當原始的生物性被誘發時,我們能夠很坦然的接受嗎?電影很顯然沒有想要給大家一個答案,所以給了一個不得罪人的說法,其實有點令恩人小失望 (不過這是要給孩子看的動畫片!不是要討論人生大道理的藝術電影)

最後,電影其實也探討了霸凌這議題,但卻也沒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法,只是告訴大家被霸凌者之後會認錯,orz 孩子,真實社會並不是這樣運作的!至於夢想追逐的部分,我沒有辦法以此為榜樣推薦給孩子,因為這呈現方式過於美式的美好。但很矛盾的事,電影主題曲try everything 又很觸動我的心,只能說這首歌適合在受挫的時候聽聽,讓自己有能量重新站起來

至於要不要帶愛孩子去看這部電影,我覺得要太小的孩子可能只會看到動物們的可愛樣,然後壞人最後輸了,爸媽可以自己決定。因為快結束前殘酷的片段,我無法帶我家真性情的孩子去看。不過國高中生倒是挺適合的,懂了一點道理,也可以反思這個社會的現象。一些淺見,我不敢說自己完全沒有偏見,但希望我們真的能夠有一天活在所謂的共融烏托邦。

***

第一次寫完後才發現,自己忘了一個重要的點,其實也是貫穿整部電影的點,就是恐懼對我們的影響。

  • 因為恐懼受到挫折,所以選擇活在舒適圈
  • 因為恐懼受到傷害,所以選擇活在假象中
  • 因為恐懼自己的自卑,所以選擇用霸凌他人的手法來遮蓋

所以,勇敢一點,雖然有時候可能會受傷,但你才有機會改變自己、讓世界更美好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