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約學習需要自我察覺嗎?

iStock_000015884355_Medium

相信有學過心理學的人,應該會知道為什麼這標題要搭配這個圖片。有養狗的朋友,應該會發現你家的狗狗,只要聽到你在拿飼料的聲音,就會開始雀躍不已,甚至開始流口水。這樣的現象就是一個古典制約現象的展現,因為狗狗把拿飼料的聲音和飼料連結在一起,認為只要聽到拿飼料的聲音,之後就會有飼料,所以聽到聲音,就會產生原本在看到飼料時才會有的反應。如果想了解更詳細的機制,那請看看下面這段影片

那到底這樣的制約機制是否需要意識、自我察覺的介入呢?過去有些說法是這樣的制約機制應該不需要意識的介入,人們可以自動學習連結性,但究竟是否如此呢?有研究者作了一個實驗檢驗這個可能性,在實驗過程中實驗參與者要作兩件事情:

  1. 聽覺作業:當聽到聲音的時候就要持續按鍵,若沒有聲音就不需要按鍵,但此時會有一道氣流吹向實驗參與者的眼睛,造成他們會有眨眼的反應。
  2. 視覺作業:實驗參與者必須判斷目前看到的圖案是否和前一個圖案是相同的,在實驗中共用到四個圖案:藍色星型、黃色鑽石型、綠色正方型、紅色圓形。

在實驗過程中,視覺刺激會先出現,接著會有聽覺刺激,下一個視覺刺激會接續出現,實驗參與者則必須在看到或聽到刺激的時候,作出適當的反應。除了控制組之外,在其他組別中,視覺刺激和聽覺刺激會有某種關係存在,例如當出現紅色圓形後,會出現氣流,其他圖形出現後,則會出現聲音。但是研究者並沒有告訴所有的實驗參與者,視覺刺激和聽覺刺激之間會有關係存在:

  • 告知組,明確被告知視覺刺激和接下來的聽覺刺激/氣流間有關係存在
  • 告知關聯性組,只被告知兩個作業之間有某種關係存在,但沒有說明是怎麼樣的關係
  • 未告知組,完全沒有被告知兩個作業之間有任何關連性存在。

如果制約學習不需要意識、察覺的介入,那除了控制組之外,實驗參與者應該都能夠學會視覺和聽覺刺激間的關係。但若制約學習需要意識、察覺的介入,那告知組的學習效果應該是最好的,未告知組會是最差的。

結果他們發現,告知組的制約反應是最明顯的,接著是告知關聯性組,最差的則是未告知組,如下圖a所示。

f2-large

因為他們有問實驗參與者是否有察覺視覺刺激跟聽覺刺激間是否有關連性,也發現了在告知組全部的人都有發現、告知關聯組有八成的人有發現、未告知組則有近一半的人有發現。若針對告知關聯組及未告知組的實驗參與者是否有察覺關聯性來作分類,會發現不論組別,只有要主觀察覺關聯性,就會有學習的效果,如上圖b所示。

根據這研究的結果,制約學習要能夠發生,主觀的察覺扮演很關鍵的角色。所以,如果你有打算利用制約學習的方式來作病患的治療,或是孩童的學習,那請告訴他們這個關聯性,這樣會加入學習的效果!雖然根據這研究的結果我們會認為制約學習一定要有主觀察覺得涉入,但有可能但學習期夠長的時候,主觀的涉入就不一定是必要的。另外,也有可能在研究中兩個刺激的關聯性太不自然,如果是比較容易連結在一起的刺激,或許制約學習的效果也不需要仰賴主觀的察覺!

去看研究的原文 I Think, Therefore Eyeblink

去看主要研究者Gabrielle Weidemann的網頁,Weidemann教授的研究專注在連結學習上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