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不是故意歧視黑人的?

iStock_000053342720_Large

在美國白人對黑人的歧視現象,並沒有隨著歐巴馬總統的上任而有所減緩,近年來因為幾起白人警察(誤)殺黑人嫌疑犯的案件,在一些地區,種族間的歧見反而更嚴重。歌手碧昂絲新歌Formation的MV,也因為被認為在替黑人發聲,在美國引發爭議。這首歌的MV也不能在youtube上被搜尋到,必須要有連結才能夠看到MV,非常神祕,不知道究竟是在賣什麼藥…

過去已經很多研究探討白人是否會對於黑人有態度上的歧視,比較政治正確的研究會說意識層面上是沒有的,不過意識無法控制的層面則是有的;當然也會有些研究說現在白人已經對於黑人沒有歧視了 (參考過去介紹過的研究)。不過在過去的研究中,都是使用成人黑人的圖像當作誘發的刺激所得到的結果,有研究者想要了解,如果是黑人孩童的圖像,是否同樣會誘發白人對黑人的歧視態度。

他們採用傳統促發實驗的作法,在實驗中他們會先快速呈現一張人臉,接著實驗參與者會看到一張玩具或是槍械的圖片,他們必須要作出判斷。因為想要了解種族歧視的可能影響,在這個實驗中,所有的實驗參與者都是白人成年人。如果黑人的人臉會促發威脅感受,則他們預測實驗參與者在看看到出現在黑人臉之後的槍械圖片會有較快速的反應,相較於在白人臉之後的槍械圖片。在實驗中,他們除了呈現孩童的圖像之外,也呈現了成人的圖像。

結果他們發現,不論是孩童或是成人的黑人臉,都會促發對於槍械圖片的處理,也就是說白人實驗參與者在看到黑人的臉時,會促發威脅感受。他們進一步發現這樣的威脅感受是一個自動化的歷程,而不是是一個有意識的主動歷程。在後續的實驗中,他們將判斷作業轉換為槍械或工具圖片的分類,得到的結果是相同的。不過當他們將判斷的作業轉換為判斷文字是否具有威脅性的時候,則發現黑人臉的威脅促發效果變小了。

雖然看起來這個研究想告訴我們,即便是應該比較無害的黑人小孩,也是會誘發白人成年人的自動化威脅感受。但在這個研究中,實驗參與者其實需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做判斷作業 (0.5秒內),所以這研究其實可能放大了那個自動化威脅感的效果。未來的研究其實還有很多需要釐清的,例如到底效果是黑人臉所造成的,還是只是比較暗的促發物就會造成自動化的威脅感受。如果有心人士,拿這個研究當作自己種族歧視的藉口,那就非常不妥了。

去看研究的原文 Does Seeing Faces of Young Black Boys Facilita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reatening Stimuli?

去看主要研究者 Andrew Todd教授的網頁,Todd教授主要的研究為社會態度、歧視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