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的後遺症

過去非常多研究探討冥想的好處,之前也介紹過不少冥想相關的研究,但到底冥想是否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呢?

有研究者想要檢驗冥想是否會影想錯誤記憶的產生,他們推測因為冥想強調體驗當下,而不要有過多的批判,所以很有可能會增加錯誤記憶的產生。因為只要當下認為有某個概念的激發,個體就會傾向認定這個東西的存在,而不會去評斷這個概念的激發究竟是內在還是外在產生的。雖然在某些情境下,概念的激發究竟是內在或外在差異其實不重要,但若誤把內在的激發當作是外在的激發,則會造成一些困擾,特別是在刑事案件的目擊證人身上。

他們使用了一個很常被使用的錯誤記憶實驗典範Deese-Rodiger-McDermott典範,在這個典範的第一個階段,實驗參與者會接觸一系列和某個概念有關係的詞彙,但是他們不會接觸到那個特定的概念。例如,實驗參與者可能會看到一連串和「睡覺」這個概念有關係的詞彙,但是他們不會看到「睡覺」這個詞彙。接著,他們會請實驗參與者回想自己在第一個階段看到哪些詞彙;結果發現,有蠻高比例的實驗參與者都會誤以為『睡覺」這個詞彙有出現過。根據上一段描述的邏輯,實驗者會預測冥想組會比較容易產生錯誤的記憶,因為他們較無法區辨詞彙是看到的 (外在)或是自己認為看到的 (內在)。

在三個實驗中,他們發現,不論是請實驗參與者主動回想,或是呈現詞彙請他們判斷是否有出現過,有接受冥想訓練的實驗參與者,都比較容易產生錯誤記憶。所以,看起來冥想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可能的壞處…  當然從好的方面想,冥想本身可能促進內在概念的生成,進而影響創造力等等。

那麼,或許在提問目擊證人的前,可能不適合讓他們進入冥想狀態,否則可能會回憶出一些「外在」世界提供的資訊,而非他們親身經歷的 (點這裡看更多討論)。

去看研究的原文 Increased False-Memory Susceptibility After Mindfulness Meditation

One com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