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要幫悲傷配上一種顏色,首選可能是藍色,因為英文中藍色也有憂愁的感覺,電影「腦筋急轉彎」也幫代表悲傷的角色配上了藍色的外表。但悲傷的人,看出去的世界真的是藍藍的嗎?
過去的研究發現悲傷其實會影響人們的色彩知覺:首先,因為悲傷的時候通常是比較低落的,瞳孔會縮小,進入眼簾的光較少,色彩處理也會受到影響。再者,悲傷和多巴胺的剝奪有關係,而這個歷程會影響視網膜的運作,特別是黃色-藍色的處理。最後,憂鬱的人,色彩判敏感度會下降。最後兩點其實是有關係的,都說明了多巴胺的減少,會影響人們處理顏色的能力。
在這個研究中,研究者想要直接檢驗,當人們在悲傷的時候,對於顏色的處理是否會一致性的變差。他們透過播放不同情緒誘發的影片,讓實驗參與者進入不同的情緒狀態,接著請他們進行顏色區辨測驗。在顏色區辨時驗中,他們使用了低飽和度的紅、綠、黃、藍來作刺激,實驗參與者必須判斷所看到的顏色是哪種顏色。下圖中比較靠近左上角的就是比較低飽合度的顏色
結果他們發現,看了悲傷影片的相較於看其他類型影片的實驗參與者,在黃色-藍色的判斷上敏感度比較低,然而在紅色-綠色的判斷上,看悲傷影片的實驗參與者和其他人之間並沒有顯著的差異。這樣的結果也吻合了先前認為悲傷會降低多巴胺的濃度,進而影響黃色-藍色處理的論點。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研究中使用的是低飽合度的顏色,本身辨別上就是比較困難的;若用高飽和度的顏色,其實只要沒有色盲,就算在悲傷情緒下,應該還是可以區辨。
所以,悲傷的人其實是對藍色比較不敏感的,但我們都以為悲傷的人就應該避開鮮豔、明亮的顏色,送上這些憂憂的藍色,下場就讓他們覺得人生是黑白的,沒有色彩的。大家下次感到悲傷的時候,可以試試看多接觸黃、藍以外的顏色,或許會覺得人生沒有那麼黑白!
去看研究的原文 Sadness Impairs Color Perception
去看主要研究者 Andrew Elliot教授的網頁,Elliot教授專長在探討情緒與動機之間的關係,之前也有探討顏色和動機之間的研究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