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是否綁架了你的喜好

臉書在台灣是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之一,使用臉書多年的朋友,應該會察覺臉書時常改變動態牆的內容,但這些做法是否真的限制了我們訊息攫取的自由度呢?

有別於去年有爭議的臉書研究,臉書這次的研究並沒有控制使用者在動態牆上所看到的內容,而是針對他們分享的內容、朋友分享的內容以及動態牆上的內容去做分析。因為人的偏好有千百種,臉書選擇政治偏好做為研究的主題,主要是因為政治偏好較容易有對立的態度,以及較容易將訊息做分類。

從用戶的使用紀錄中可以發現下列的現象:

  • 人們較傾向和政治偏好一致的人成為臉書上的朋友
  • 在動態牆上,訊息政治偏頗的情形較不嚴重,雖然根據演算法則算出來的還是會略偏向使用者較偏好的政治傾向 (保守黨傾向:5%;民主黨傾向:8%)
  • 出現在動態牆越前面的點閱率越高,但主觀的偏好才是真正主宰點選的因素,在排除出現在動態牆的先後順序影響之後,人們還是較不會點選與自己政治偏好相違背的訊息

結果其實不讓人意外,因為在非網路的社交環境,人們本來就會傾向和自己態度相同的人成為朋友。那臉書這研究不是有點畫蛇添足?其實這研究講白了是在幫臉書漂白,讓大家不要認為臉書讓人只接受到單方面的言論,進而加深對於自己信念的偏見。但還是很多讓人困惑的地方:首先,政治固然是一個重要的議題,但到底多少臉書上的內容和政治有關係呢?如同研究中指出的,其實只有9%的用戶有表明自己的政治傾向,這9%人的行為表現能夠代表所有臉書使用者嗎?再者,臉書針對不同議題是否有不同的排序法則,那豈能用政治議題的研究,來幫自己護航?

其實幫大家的動態牆做排序,本身就是一件很可議的事情,從這個研究的數據也發現排序對於點擊率有很大的影響,在越上面的訊息越容易被點擊。如果動態牆上的一切回歸於發表的時間軸,訊息完整被呈現,才是真的放了臉書使用者一馬啊!但這樣做又會有哪些影響呢?其實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只可惜,臉書已經回不去了….

去看研究的原文 Exposure to ideologically diverse news and opinion on Facebook

去看臉書部落格上對於這個研究的介紹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