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做就對了!

早期台灣教育很失衡 (其實現在可能有不同的失衡),所以很多人可能在學習物理、化學等相關科目時,從來沒有做過實驗,都是靠想像、硬背的方式,去理解這些實驗。自從入學管道不是透過聯考以來,就出現了一類新型態的補習班:讓學生動手做實驗。暫且不論這類補習班存在的價值,到底動手做對於科學的學習是否真的有影響呢?

之前有介紹過一個研究,就是透過用手比V來教導小學生加法的概念,顯示動作本身是很有可能對於學習有所影響的。這次要介紹的研究則是想要了解若用手做旋轉的動作,是否會促進我們對於轉速的預估。在研究中,實驗參與者兩兩配對參加,其中一個人會實際上用手去旋轉一對輪子(如下圖a),另一個人則只有觀察、沒有實際上轉動輪子。實驗參與者在旋轉輪子的過程中,必須確保紅色的雷射光點不會離開牆上藍色膠帶的區域。之後,他們要判斷兩個虛擬人物中 (如下圖b),哪一個轉動輪子的速度是比較快的。

結果他們發現,實際上有轉動輪子的實驗參與者,在後續轉速的判斷上是比較正確的。在後續的腦造影實驗中,他們進一步發現,動手操作會改變大腦主要運動及感覺區的活化程度,而這活化程度會進一步影響他們後續轉速判斷作業的表現。

所以,看起來動手做是能夠促進學習的,只是這樣的學習可能還是相當有侷限的,僅能促進和動作相關機制 (以本研究為例,就是都涉及旋轉)的學習。未來的研究或許能夠探討,這樣的動作的學習,是否能夠概化與動作不相關機制的學習。

去看研究的原文 Physical Experience Enhances Science Learning

去看主要研究者Sian L. Beilock教授的網頁,Beilock教授的專長為感官動作及具體化認知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