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要講模糊一點,我才學得會喔

iStock_000002743063_Large

家中有小孩的爸媽,請花一分鐘想一下,你和家中小孩講話的方式是否和成年人會有所不同。除了使用的詞彙、講的內容之外,成年人對小朋友講話還會有哪些差異呢?過去研究顯示,成年人對小朋友,特別是嬰兒講話時,句子會比較短,也會有比較多的疊字。似乎成年人都會覺得小朋友懂得詞彙不多,所以跟他們講話的時候會採用這樣的策略。

同理,如果有人問你,我們在對小朋友講話時,是否會比我們在對成年人講話時清楚。相信多數的朋友會毫不猶豫的說:「當然,跟小朋友講話會講的比較清楚。」有研究者分析了日本語音資料庫的資料,他們比較同一個成年人對小朋友以及對成年人的談話內容,從中分析了聲音元素的組成。這樣的分析方式僅專注在小單位的聲音訊息的處理,而不是考量一般日常對話中的聲音訊息。

透過複雜的聲音元素模擬、辨讀,他們歸結成年人在對小朋友講話的時候其實比較不清楚,雖然差異沒有那麼大,但是效果是統計上顯著的。這和一般預期的結果其實是相反的,作者們其實沒有太多的解釋,他們認為這個發現是相當重要的。

假設這個結果是正確無誤的,那為什麼成年人對小朋友講話反而比較不清楚呢?這樣難道不會造成他們學的比較不好嗎?有一個可能性是,其實成年人會對小朋友講的內容相對有限,所以不用講得那麼清楚;但對於成年人講話,若抑揚頓挫有個閃失,可能就會讓對方產生誤解。例如筆者最近就鬧了一個笑話,有親戚在說,有個外甥為了要問導遊,所以吃了兩份蛋餅。當時我很納悶,後來才想到,「問導遊」是台語 (沾醬油)…  當然這種事後解釋,其實沒甚麼了不起啦,心理學家最會事後諸葛了。

但還是鼓勵大家思考,如果我們和小朋友互動的方式是那麼不清楚、奇怪(不講小狗而講狗狗),那他們究竟是怎麼學會「正常」講話的呢?

去看研究的原文 Mothers Speak Less Clearly to Infants Than to Adults

去看主要研究者Alex Cristia的網頁,Cristia研究員對於成年人及嬰兒的語言處理特別感興趣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