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介紹的文章是SA:MIND十一月號中的Seeing Red,這篇文章探討紅色對我們的影響,也提及一些我們不一定有想過的事情。其實紅色的重要性不完全是人造的,不少是有生物基礎的。例如,人們在生氣或害羞時,因為血流的關係,臉部會呈現紅色,進而讓其他人更輕易察覺這個人的狀態值得關注!另外例如很多果實熟成的顏色是紅色,也是希望能夠吸引動物的注意力,讓它們得以繁衍到更廣的區域。
文章中介紹了幾個例子,跟大家分享:
- 穿紅色的球衣、護具比較容易獲勝。在很多國際賽事中,特別是雙人對戰的賽事,會用抽籤的方式決定誰穿紅色、誰穿藍色的服裝。雖然說顏色應該不會對於比賽的勝負造成影響,但統計的結果卻顯示,獲勝的一方比較常穿紅色的服裝!一些可能的原因包含,穿紅色讓人們覺得是比較有力量的象徵,或是裁判會傾向認為紅色的那一方比較討好等。
- 在動物世界,很多物種用紅色來警告其他物種不要接近,因為他們是帶有劇毒的。但也有一些沒有劇毒的物種,會透過這樣的特性來做偽裝,讓不知情物種,也以為它們帶有劇毒。
- 在真實生活中,很多警告的訊息都是用紅色來做傳遞,救護車、消防車在多數的情形,也都有紅色的警示燈光。但實際上紅光並不是最容易被察覺的顏色!亮黃色其實在白天、晚上都是比起紅色更容易被察覺的顏色。
- 有研究者用虛擬實境的方式做實驗,在情境中他們讓實驗參與者感受到疼痛,同時間操弄他們皮膚表面的顏色。結果發現,若表面為紅色的時候,疼痛感受是比較強的。
上述只是幾個小例子,但都說明了紅色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了特別的角色,不論這個成因是有生物基礎的、或是人造的。所以,下次要用紅色的時候,要小心謹慎啊!
去訂閱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iPA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