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介紹的文章是SA:MIND十一月號中的Your Electric Pharmacy。早在一世紀的時候,人們就想過要用會放電的魚來治療頭痛,到了近期,人們也開始用電極來治療憂鬱症等心理疾病(參考過去的介紹)。但過去的做法,基本上都不太具有特定性的,是針對整個腦來作電極。因為沒有特定性,治療的效果也是相對受限的。
後來有TMS的發明,透過磁場來活化特定的腦部區域,改變腦部區域的電流,進而對人的行為造成影響。後續又有tDCS的問世,這個技術是透過貼電極來釋放微量的電流,影響腦的運作。因為這些技術都能夠影響特定的腦區,也讓研究者們思考,是否可以透過電擊特定區域的方式,來治療一些疾病。
目前已經有研究透過電擊不同的腦部區域來治療頭痛,有透過電擊視覺區直接減緩頭痛的發生,也有透過電擊運動皮層,透過刺激腦內啡(一種體內產生的止痛物質)的釋放來間接影響頭痛的發生。這些電擊治療的效果,基本上都可以持續幾周至幾個月,因為電擊會改變神經元間的連結,效果會持續比較久。
除了治療有病的人之外,研究者也想知道是否可以透過電擊來提升一般人的能力。初步的研究結果發現,可以透過電擊來提升專注力。此外,也有研究證實,電擊對於提升專注力的效果,會比喝咖啡更有效,且持續比較久。
雖然成果看起來還不錯,但其實距離完全商業化,還有一段路要走。首先,目前還不清楚電擊的強度該怎麼拿捏,因為多數研究都是用微弱的電流做測試。再者,目前的研究都是在有良好控制的環境下,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其實也是個問號。但這樣的治療方式絕對是值得期待的,事實上現在美國已經有公司利用微量電極的方式來治療腦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這段TED Med的影片。
去訂閱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iPA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