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灣登革熱疫情拉警報,高雄市政府不知道是否沒有招術了,所以決定用「海水滅蚊」,想用海水把蚊子的幼蟲鹹死。在第一個當下,大家或許會覺得這是無稽之談。但高雄市衛生局在實驗室得到的結果,確實發現用海水可以把孑孓殺死,於是決定在社區做測試。因為有了實驗的證據,相信有些人就對於用海水殺蚊多了一些信心;這就很像有人說吃大便可以致癌症,你本來不相信,但是有聽到成功的案例,你就相信了。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態度的改變,主要就是因為證據有所謂的表面效度,也就是看起來/感覺起來就是有效的!
昨天高雄市政府發表實驗的結果,他們發現,有泡海水的200隻當中,只有2/3隻存活(不同報導的數據不同),但是沒有泡海水的20隻當中,也有不少的死亡了,僅剩下4隻。光看剩下的數字,大家或許會覺得效果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實際上實驗組的存活率僅有1%左右,而對照組卻有20%的存活率。如果不小心,就很容易誤以為成效不彰。然而在公視的新聞影片中沒有提到對照組有幾隻幼蟲,聽到的人就會覺得才少死一兩隻幼蟲,┴就會誤以為那海水滅蚊的成效不彰!
但這樣的證據真的說明了用海水可以解決高雄登革熱的問題嗎?不一定,有以下的疑慮:
- 對照組的數目過少,如果多找180隻,也很有可能會發現那些孑孓都會死掉。那海水真的就只多殺死一兩隻孑孓了,那就不能說海水滅蚊是有效的了。
- 因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指是在鄰近的水溝中生活的孑孓,不是在完全相同的環境下生活的,所以也增添的實驗的變數。
- 他們是在水溝倒灌入海水,但孑孓主要的生長環境病不是在水溝,那究竟這樣的做法是否會有效,也是讓人存疑的。
- 海水是否也會對其他的生物有影響,例如孑孓的天敵,如果海水也會殺死孑孓的天敵,那一正一反的後果,可能也會發現海水滅蚊是無效的。
在這些疑慮還沒有肯定的答案前,或許真的不應該貿然用海水來滅蚊。此外,與其殺死孑孓,為什麼不影響他們孵化為孑孓的過程呢?這才是真正從源頭管理啊!
最後推薦大家去聽筆者之前在教育廣播電台節目「科學這Young Fun」的錄音,那次討論的就是科學邏輯。節目播出日是2014/10/20,在教育廣播電台網站上可以用時間搜尋,十二月之前都還可以聽到這段錄音。
[…] 可是,這故事真的那麼有效嗎?其實大家要仔細思考科學驗證這件事情(參考過去的文章),很多時候我們會過於誇飾了支持某論點的結果、自身的經驗,而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這些論點、經驗,有可能是特例,而不是常態!若沒有重複的檢驗,標準化的控制,都沒有辦法解釋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 […]
[…] 可是,這故事真的那麼有效嗎?其實大家要仔細思考科學驗證這件事情(參考過去的文章),很多時候我們會過於誇飾了支持某論點的結果、自身的經驗,而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這些論點、經驗,有可能是特例,而不是常態!若沒有重複的檢驗,標準化的控制,都沒有辦法解釋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 […]
[…] 可是,這故事真的那麼有效嗎?其實大家要仔細思考科學驗證這件事情(參考過去的文章),很多時候我們會過於誇飾了支持某論點的結果、自身的經驗,而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這些論點、經驗,有可能是特例,而不是常態!若沒有重複的檢驗,標準化的控制,都沒有辦法解釋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 […]
[…] 可是,這故事真的那麼有效嗎?其實大家要仔細思考科學驗證這件事情(參考過去的文章),很多時候我們會過於誇飾了支持某論點的結果、自身的經驗,而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這些論點、經驗,有可能是特例,而不是常態!若沒有重複的檢驗,標準化的控制,都沒有辦法解釋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