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IND]來聊個天吧

這次要介紹的文章是SA:MIND九月號的Let’s talk,這是一篇探討聊天的文章。多數人每天都會有很多機會跟別人聊天、對話,但你有要能夠順暢的聊天,其實有很多環節都必須到位嗎?以下整理一下大家可能沒有特別想過的點

  1. 要知道什麼時候該回話… 例如有人說:「我認識老闆」,另一個人可能就會繼續接話,但是若他只說:「我認識」,那對方可能還會等待,而不會直接接話
  2. 兩個人對話時,空檔是非常短暫的,有研究顯示,不論在哪種語言下,平均的空檔是200毫秒!
  3. 在回覆別人請求時,如果讓對方等太久,那即便答案是答應請求,對方也會覺得你是不是心不甘情不願。多久算久呢?其實只要超過半秒鐘,就是算久了…
  4. 多數語言都有一些感嘆詞,來表達自己可能沒聽清楚別人先前講的話。例如在英文中的”Huh”、中文可能就是「蛤」之類的。
這些現象是否讓你感到意外呢?連聊天這麼簡單的事情,背後都有這麼多的細節。其實,大家也可以思考,為什麼我們要講話,不就是為了要溝通嗎?所以下次要講話時,應該多想想該怎麼講,才能達到最順暢的溝通!

去訂閱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iPAD版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