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ind]如何當一位好的旅人

這次要介紹的是SA:MIND七月號的文章How to be a better traveler,正值暑假,應該很多人都已經去旅行過了,或是正在旅行,亦或是在規劃旅行中。你有思考過怎麼讓自己的旅行有豐富的收穫嗎?

這篇文章提到,多數人對於要去異地旅行,除了充滿興奮的感覺之外,其實也會有一些緊張的情緒,所以當一位好的旅人的第一個秘訣就是要與壓力共處。雖然對抗壓力可以解決壓力造成的問題,但現今更多的研究顯示,其實接受壓力是更好的做法,不要強硬的去對抗壓力。所以,請允許自己有一些緊張的情緒。

第二個秘訣就是在旅行中,請盡量和任何人聊天,這個做法可能不是台灣人習慣的,但不少外國人還挺喜歡跟陌生人交談。大家有幸相遇,就隨意的聊聊天,離別的時候也不用特別留下聯絡方式,反正有緣總是會再見面的。透過這樣的聊天方式,除了有機會可以更認識當地的文化之外,也可以降低自己的緊張程度,更能盡興的旅遊。筆者很愛的Before Sunrise 愛在黎明破曉時,描述的就是兩位陌生人在火車上結緣,以及之後24小時內所發生的事情。雖然看完之後會很期待自己也有類似的際遇,但實際上這不容易發生…

第三個秘訣就是保持年輕的心態,多數人在年輕時,比較敢去嘗試做一些冒險的事情。所以旅行的時候,何不讓自己重回年輕時的輕狂?就算因此出了小差錯,事後回想的時候,其實都是甜蜜的。

第四個秘訣就是,從近的地方開始著手。有研究顯示,其實旅行帶來的正向感受,其實有一半是在規劃旅行的時候發生的,所以就算去不了什麼地方,也可以做一些規劃。若從自己的周遭開始規劃,其實一方面可以真的踏上旅程,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對於旅行的焦慮感受。

以上四個秘訣是從一些相關的研究中所整理出來的,當然每個人旅行有不同的目的、心情,所以也會有不同的需要。祝福每位即將踏上旅程的朋友,平安順利,收穫滿滿。

去訂閱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iPAD版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