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IND]如何營造屬於你的A-Ha時刻

這次要介紹的文章是SA:MIND七月號中的 The Aha! Moment這篇文章,文章介紹了該如何讓自己有一天也會有這所謂的A-Ha時刻。相信大家應該對A-Ha時刻不陌生吧,就是當自己突然有了一個自己覺得很棒想法時,那個當下就是所謂的A-Ha時刻。雖然我們會認為這種時刻可遇不可求,但其實可以按部就班來做,你的下一個A-Ha時刻或許就會早點發生喔!

步驟一:盡情的探索
當我們要解決問題時,我們大致上可以有兩種做法:第一種,就是按規矩來解決問題;第二種就是靠一種頓悟。有研究顯示,當我們仰賴頓悟時,大腦的神經元較不會受到抑制,且注意力是比較發散的。通常在越不受拘束的情形下去探索,越有可能可以有意外的產物!

步驟二:專注
和步驟一感覺有點互斥,但這裡所謂的專注是指,每個人應該要強化自己在某特定方面的專業技能,若專精於某件事物,越了解背後的運作機制,就越有可能從中有新的發現。

步驟三:蘊釀期
與其一直有意識的去思考,其實在意識下的思考可能更有用。有腦造影的結果顯示,那些仰賴頓悟來解決問題的人,在找出答案的前兩秒時,大腦的前回扣帶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下圖中紅色的區域)會有比較多的活化,這個區域的活化反映了內在的運作機制;換言之,答案可能是因為內在運作的蘊釀而產生的。

步驟四:頓悟
有研究顯示,在頓悟的當下,右腦 anterior superior temporal gyrus(下方標是的區域)會有較多的活化。這說明了一件事情,右腦比較不粗略的訊息處理方式,其實有時候是有助於新想法的產生。因為若訊息的處理都是過於細致的,其實會被限制住,進而影響創造力。除此之外,也有研究顯示頓悟發生時,視覺區的活動會下降,所以閉上眼睛,也有助於頓悟的產生。

步驟五:撐下去
很多時候A-Ha時刻產生的好想法或是沒有如一開始認為的那麼好,但若能夠以那個想法為基礎,就有可能可以產生真正讚的想法。所以要如何撐下去是重要的,有學生曾經問諾貝爾獎得主Linus Pauling,他怎麼會有那麼多好的想法,他的回答是,我有很多想法,但我會把不好的丟掉!

要產生A-Ha時刻或許真的不容易,但因為這樣的經驗對於個體是非常好的感受,所以大家就放手去試試看吧!

去訂閱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iPAD版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