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第一天上班日,馬總統在國民黨的團拜上說到:「期許政府跟黨在新的一年,要「老馬識途」,有明確的策略與目標;「馬力十足」地集中力量全力以赴,集中力量;「馬不停蹄」,持續不懈;全民同心,拚經濟「萬馬奔騰」;最後一定能夠「馬到成功」。這段話非常的應景,但對應到這次要介紹的研究,不禁會讓人臉上三條線啊…
在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要「正向思考」才會… 不會… 但正向思考一定都是好的嗎?其實,陸續有研究發現,過度的正向思考其實是有害的,筆者也深深認同啊。有研究者想要進一步了解,究竟這個所謂的正向思考,是否對於經濟發展有所影響?他們利用新聞週報以及美國總統的就職演說內容作為正向思考的指標,分別以美國股票道瓊指數及全民生產毛額(GDP)漢失業率為指標,來檢視正向思考是否會對於經濟發展有害。
他們採用的新聞週報是USA Today這份報紙在金融海嘯(2007-2009)這段期間的財經報導,他們每週會隨機挑選一天,並分析當天金融版內容最長的文章。他們用這篇文章中的正向思考內容量來預測下一周以及五周後的道瓊指數和基準點之間的變化,而所謂的基準點就是文章挑選的當周道瓊指數的平均收盤指數。例如,文章挑選的當周道瓊指數平均收盤為12,000點,一周後的平均指數為12,500、五週後的平均指數為12,900點,則一周後的變化為500、五周後的變化為900。
結果顯示,正向思考的內容越多,則道瓊指數下降的幅度會越大,但若正向思考的內容越少,則道瓊指數越有可能上升!除此之外,對於一周後的預測效果比較好,五周後的預測效果僅趨近顯著。但是用道瓊指數的變化,並沒有辦法預測正向思考內容的多寡。
第二個部分的研究,他們分析了美國總統就職演說和GDP以及失業率之間的關係,他們分析了1933-2009年間,美國總統就職演說中的正向思考內容,會以1933為切割點是因為從那一年開始,美國才有GDP的紀錄。雖然採用的指標不同,但結果是類似的,正向思考內容多,經濟指標比較不理想。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研究者認為因為當人們接觸到這類正向思考的訊息時,在做經濟決策上就會比較不謹慎、較傾向冒險,以至於對於經濟有不好的影響。當然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當經濟狀況好的時候,媒體不需要吹捧經濟有多好、不需要提醒人們未來是值得期待的,所以正向思考內容少的時間點,其實是經濟狀況很好的時候!
所以,究竟正向思考是否有礙經濟發展,事情可能沒有如作者們說的那麼簡單,可能需要更全面的考量,才能知道兩者間存在什麼樣的關係。
去看研究的原文Positive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in Newspaper Reports and Presidential Addresses Predicts Economic Downturn
去看主要研究者A. Timur Sevincer教授的網頁,Sevincer教授主要的研究內容為目標追求及影響目標追求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