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IND]常分心嗎?小心變笨

這篇文章Distraction lower our IQ的作者Sendhil Mullainathan與Eldar Shafir,九月出版了一版書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缺乏:為什麼擁有太少會有那麼大的代價),這篇文章應該是將書中內容菁華的呈現。

文章一開始就提到,我們的心智運作會受到外在及內在噪音的影響,外在噪音是我們比較容易想像的,例如聽到很多嘈雜的聲音,或是有其他外在的干擾。裡面提到一個相當有趣的研究:在美國有一間小學,有一面的教室臨近平交道,每個小時都會有好幾輛火車經過,而另一面的教室則沒有這樣的干擾。結果,同一間學校、同一個年級的學生,就因為教室的位置不同,學業成就有明顯的不同。在研究結果公告後,學校加裝隔音的設備,結果兩面的學生,學業成就不再有差異了!

外在噪音的影響很容易理解,那自己內在產生的噪音,究竟會不會對於心智運作有所影響呢?文章中提到幾個相關的研究,他們塑造的情境,都是讓實驗參與者可能會趕到有所匱乏的情形,例如他們的車拋錨了,雖然有保險,但自己還要負擔一半的金額(可能是150或1500美金)。在告知這樣的情境後,他們會測量實驗參與者的流體智商或是監控的能力。結果發現,當金額小的時候,不論實驗參與者的經濟狀況如何,表現沒有明顯差異;但若金額大的時候,經濟狀況較差的實驗參與者,表現明顯變差,在智力測驗分數上的影響,可達到10分之多,這樣的分數就足以讓一個智商中等的人變為趨近智商低落的人!

他們在真實場域中也得到同樣的結論,他們找來印度的農夫來當實驗參與者,因為多數農夫的收入並非定期領取的,而是一次領到一大筆錢。他們也發現,在剛收成時,農夫的智力表現比較好,但若是在即將收割前,則表現相對差很多。

文章的最後,作者提醒大家留意這些內在噪音的影響,缺乏感只是其中的一種,而這些內在噪音都可能對於我們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不要整天想著加班、自己諸多的慾望,讓自己的腦放一個假,所獲得會比想像的多!

感覺這文章很有禪味,如果很知足,沒有匱乏感,安天樂命,自然心智運作就會比較順暢,與各位共勉。

去訂閱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iPAD版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