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些研究結果顯示,玩電玩對於人的認知功能是有好處的,例如智商提升,幫助年長者維持認知功能等。似乎不少研究都在為玩電玩做平反,這次的研究也是如此。
研究者找了48位很少玩電玩的實驗參與者,其中女性佔了三分之二,男性佔了三分之一。其中有23位實驗參與者被分配到實驗組,他們每天需要至少玩馬力歐兄弟的電玩遊戲30分鐘,為期兩個月的時間。他們玩的版本是在任天堂的隨身遊樂器上的版本,會有兩個螢幕,一個是顯示遊戲中主角前進的方向,另一個螢幕則是顯示遊戲中主角在整個關卡中所在的位置。25位的對照組,則不需要做特別的事情,但他們和實驗組一樣,會經歷兩次的腦部掃描。除了腦部掃描外,所有的實驗參與者還需要做一些認知功能相關的測驗,但在論文中僅呈現了一個與視覺空間能力有關的測驗之結果。
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右腦DLPFC灰質有明顯的增加,且較對照組的體積來的大。另外,海馬迴及小腦的灰質,實驗組在後測的體積都較對照租體積來的大。也就是說,對於不常玩電玩的人,持續兩個月玩電玩,會改變一些腦區的灰質體積。其中海馬迴的灰質體積改變和實驗參與者的視覺空間能力改變有關係,他們會從自我中心的觀點,改變為非自我中心的觀點;海馬迴灰質體積增加越多的實驗參與者,非自我中心的觀點越明顯。
除此之外,DLPFC灰質的增加,和實驗參與者玩遊戲的慾望有正相關,也就是說灰質增加幅度越大的,玩遊戲的慾望也會越高。但後續的分析顯示,灰質的增加並不會提升玩遊戲的慾望,而較有可能是因為玩遊戲的慾望,造成玩遊戲時間變長,進而造成灰質的增加。DLPFC個區域,其實和知覺訊息的整合、獎賞等等有關係,也和大腦額葉不同區域有緊密的連結,可以算是一個重要的決策中樞。
雖然這研究的結果說明了玩電玩會帶來些大腦的改變,但灰質的增加不一定就是好的。除此之外,如果玩電玩成癮,其實會帶來更多的傷害。所以大家要小心謹慎看待這研究的結果,不要只看標題就決定要開始玩馬力歐兄弟的電玩了!
去看研究的原文 Playing Super Mario induces structural brain plasticity: gray matter changes resulting from training with a commercial video game
去看主要研究者Simone Kuhn研究員的網頁,Kuhn研究員研究的興趣在大腦結構及大腦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