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機與腦癌的新聞來反思科學驗證

兩年前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報告,認為使用手機可能會致癌,讓當時的立委決定要限制中小學生手機的使用,詳情請看兩年多前筆者寫的文章。今天在各大媒體中看到,手機電磁波不會致腦癌的報導。主因就是有台灣的研究團隊,根據手機門號數量,和罹患腦癌的人數作追蹤,發現2000-2009年間,台灣手機門號明顯增加,但罹患腦癌的人數卻沒有明顯的增加,因此作了這樣的推論。

首先,這樣的做法比起世界衛生組織當年的報告更粗糙,當時世衛組織的依據,至少是一份有持續讓使用者每天用手機30分鐘的研究,所歸結的結果。雖然該研究也有設計上的問題。然而這研究僅是用兩筆官方數據來做討論,至少存發表在期刊的文章中是這樣描述的。

再者,手機門號數目的增加究竟代表什麼?手機使用的人口真的有增加那麼多嗎?還是其實擁有多個門好的人數增加了?一個人就一張嘴,兩個耳朵,有人可以同時間跟兩個人講電話嗎?所以門號數的增加不等同於使用手機時間的增加!另外,手機使用人口增加,但若使用頻率不足以致癌,那罹患腦癌的人口當然不會增加;或是其實腦癌需要較長時間的影響才會發作,目前這調查僅知道十年的情形。如果不能夠離清究竟門號數目增加代表的是什麼,如何推論手機電磁波和腦癌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第三,在其他報導中大家也有看到的,就是2G vs. 3G手機電磁波的量是不同的,新增的門號就竟是哪一種?其實不清楚。

最後,我們其實不知道不同癌症的罹患率是否在這十年內有所改變,是否有其他癌症的增加的幅度也是相當的。此外,手機門號數目的增加,可能暗示着生活形態的改變,生活形態的改變可能有好的,有壞的,是否因為某些好的影響,造成腦癌會下降,所以其實一消一長,造成手機門號數的增加,並沒有影響。

這研究認為,根據這個調查的結果,大家應該要更謹慎,不應該把手機使用當成毒藥;但這樣的證據,實在很難有說服力!

去看研究的原文 The incidence rate and mortality of malignant brain tumors after 10 years of intensive cell phone use in Taiwan (文章的摘要有明顯的錯誤,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According to National Cancer Registry, there were 4 incidences and 4 deaths due to malignant neoplasms in Taiwan during the period 2000–2009.) 但實際上不只4個人
去看主要研究者 李友專教授的網頁,李教授主要研究的範疇為生物資訊學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