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過去走向未來

時間是固定不變的一個概念,但我們卻會因為自己的心境而有不同的感受,例如在等放榜時,每一分鐘都像一天那麼長;但在看精彩的球賽時,過了四五個小時卻渾然不覺。

這次要介紹的研究是探討過去和未來究竟哪一個比較接近,從自身的感受來說,大家可能常常覺得怎麼一晃眼就幾年過去了,但下個月才啟程的旅行卻還要等很久。從這樣的例子我們或許會覺得未來在心理距離上比較遠、過去在心理距離上比較近,但這樣的推論是有問題的。首先,過去有諸多研究顯示當我們在期待某件事情的發生時,我們會高估所需要等待的時間,因此覺得下個月會比起去年在心理距離上來的遠。Paul Fraisse在二十幾年前就回顧了哪些原因會影響人們對時間的心理距離(參考原文)。
那究竟過去和未來,哪一個在我們心裡感受上是較接近的呢?這個研究透過幾個實驗來檢驗這件事情,他們利用Amazon的Mechanical Turk在網路上找尋實驗參與者,實驗參與者僅需要回答類似下面的問題,在實驗一a中,他們要想像過去的一個月和未來的一個月,在心裡感受上的距離有多遠,他們要用1-10來做評分,數字越小表示心理距離越接近。結果顯示,實驗參與者對於過去的一個月在心理距離上是比較遠的。他們在實驗二中,分別在情人節前的一周或是後一周作調查,發現在情人節後做調查,實驗參與者會覺得情人節的心理感受是比較遠的(這個和先前提到的現象可能有點互斥,因為假設人們是期待情人節的,在情人節前一周應該會預期這一個星期的時間比較長。但我們並不清楚這些實驗參與者是否都期待情人節… )
在證實了過去的時間在心理距離上比較遠後,研究者更想進一步探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原因。他們推論一個可能性是因為我們是向未來靠近,當我們要靠近一個東西時,就會覺得他是比較近的。這個推論同樣是仰賴具體認知的說法(參考過去的文章),他們利用虛擬實境的方式,讓實驗參與者本身沒有任何的運動,但可以透過情境線索讓他們覺得自己在前進或是後退。結果發現,當實驗參與者感覺自己在後退時,對於過去時間的心理感受和未來時間的心理距離就沒有差異了。作者們認為這個結果支持了他們的假設:人們因為走向未來,所以覺得未來的時間在心裡距離上是比較近的。
或許這個研究的結果並非和生活經驗完全的吻合,但至少證明了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方式來感變對於時間的心理感受。所以下次在苦等結果的時候,或許可以往前方快跑,就會感覺結果比較快會揭曉。
去看主要研究者Caruso教授的網頁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