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之間的能力差異一直是研究者非常有興趣的議題,陸續也有支持的證據,當然也會有些例外的情形。這次要介紹的研究就是探討女性為什麼叫不擅長多工作業;性別之間的差異有很多面向,這個研究者採用的是女性的月經週期為比較的基準,所以實驗參與者中有在經期的女性,也有不在經期的女性,當然還有一些男性。
這個實驗中的多工作業是請實驗參與者監控四個不同的物件,如下圖所示:
針對名字記憶作業,他們要判斷現在畫面上的名字和四個之前的是否相同 (也就是先前介紹過的n-back作業);針對綠色的數字,他們要判斷數字的最後兩位數是否為11的倍數;針對藍色的數字,他們要判斷數字的最後兩位數是否為20的倍數;針對紅色的數字,他們要判斷數字的最後兩位數是否為25的倍數。在數字作業的部分,實驗參與者並不會一直看到數字,而是需要按特定的顏色鍵,該顏色的數字才會出現兩秒;此外,數字遞增的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其實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作業。因為實驗參與者並非時時看到所有的數字,所以實驗者容忍正負一的答案,也就是說若綠色數字雖然要針對最後兩位數是否為11的倍數做判斷,但只要在最後兩位數為10、11、12時按鍵判斷,都算是答對的。
除了多工作業外,在實驗一,實驗參與者另外做了一個更新作業的測驗,就是他們一次會看到多個(5-9個)依序呈現的字母(但他們並不會知道有幾個字母),他們的作業是要把最後出現的4個字母。這個作業有點類似n-back,也是需要實驗參與者時時更新不需要的訊息。在實驗二,實驗參與者另外做了兩個跟空間能力有關係的作業;第一為心像旋轉作業,就是要想像一個物件旋轉後的樣子、第二為在一個4*4的矩陣中去追蹤一個點移動的位置。
首先,實驗一發現了男性在多工作業上表現比女性好,此外在更新作業上表現較好的實驗參與者,多工作業表現能力也較佳。但在實驗一中,並沒有針對女性的月經週期做進一步的分析。實驗二的結果則發現了,多工作業的表現和兩個空間能力相關的作業有正相關,多工作業表現越好的、空間能力也越好。除此之外,他們若根據女性的月經周期來區分實驗參與者,會發現剛好在經期的女性,在多工作業上及空間能力的表現和男性沒有差異;若不在經期的女性則兩者表現都會較男性差。
另外從中介分析的結果他們發現,空間能力上的差異能夠完全解釋不同性別在多工作業上的表現,所以暗示女性多工作業表現不佳,和空間能力較差是有關係的。
雖然結果看似很有說服力,但在這個所謂的多工作業中,其實對女性是較不公平,因為需要注意的刺激在空間上是分離的,所以跟空間能力的好壞也有一些關係。比較理想的做法應該是要有兩個不同版本的多工作業,一個較仰賴空間能力、一個較不仰賴空間能力,或許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即使如此,這個研究至少告訴我們,女性的能力在經期的不同階段真的是會有影響的!
有研究者針對這個結果提出了類似的質疑,確實這個研究是有缺陷的,與其說是性別差異,不如去探討是甚麼個別差異造成的。另外的研究者認為是由於執行注意力能力好壞造成的多工作業上的差異
http://pss.sagepub.com/content/early/2013/04/08/0956797612465199.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