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對智力可能沒有影響

在生物科技進展神速的當代,基因看似對人的所有心智能力有影響,日前也有報導指出某些類型的阿茲海默症是會遺傳的。十幾年前有一部電影「千鈞一髮」(GATTACA)就預言了,未來人一出生就可以透過基因檢查預測這個人甚麼時候會罹患那些疾病、智商等等的因素。確實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基因與心智功能間的關係,但有兩點是大家在解讀這些結果時需要注意的:

  1. 並非所有研究的結果都是所謂的因果關係,除非是用knock-out基因的技術,把某段基因排除然後觀察其對行為的影響,否則是沒有辦法直接做因果推論的。但這樣的技術大部分並非在人身上做的。
  2. 研究採用的樣本數可能有偏頗或是較小,因此當樣本過大時,有可能就不會發現基因與心智功能的關係。
這次要介紹的研究就是想要檢驗先前被指出和智力有關係的基因型是否真的會影響智力,他們採取的樣本都挺大的 (大於3000)。為了證實樣本的基因型和母群(也就是全人類)是沒有顯著差異的,他們檢驗這些樣本中APOE基因型和阿茲海默症的關係,以及FTO基因型和身體BMI的關係。結果顯示樣本的結果和過去研究是類似的,也就是說所採用的樣本應該是能夠反映母群的現象(這個論點可以辯證,但就請大家先接受吧)。
在三個大樣本中,過去被認為和智力有關係的基因型幾乎都對於智力沒有預測能力(僅有一個樣本中一個基因型有);即使把所有基因型放在一對智力做預測,也無法得到統計上顯著的結果。換句話說,這個研究說明基因可能對於智力沒有影響。
當然這樣的結果有幾個可能的原因,首先可能有非常多的基因共同對於智力造成影響,但每類的基因所造成的影響都很小,因此單獨去看的時候反而看不出任何影響。再者,是否大樣本中基因的變異性過大,因此較不容易得到結果?其實從統計的觀點,樣本的大小若很大,即使變異性大,統計上還是會顯著的,所以若本研究的樣本比過去大很多,應該有更多的機會會發現顯著的結果。最後一個可能的原因,智力可能是由少數基因所造成的影響,但這些基因還沒有被發現,也就是說在本研究中所檢驗的基因都不是真正會影響智力的。
那為什麼過去小樣本有發現基因對智力的影響,但現在大樣本的分析卻沒有發現?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過去小樣本的研究中各基因型的組合並非平衡的(也就是說AA:Aa:aa ~= 1:2:1,就是非隨機分配的);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那些研究犯了第一型的錯誤,也就是說明明基因和智力間沒有關係卻誤認為有關係,這並非研究者故意犯錯,一切都是機率惹的禍
所以,大家可能不能再抱怨自己不聰明是因為家中沒有聰明的基因,還是一句老話,成功來自99%的努力啦… 智力高也不一定會成功的。
去看研究的原文
去看主要研究者的網頁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