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阿茲海默症有影嗎?-心理學的觀點

今天在媒體上吵得很熱的一個議題就是阿茲海默症的徵狀在發病的二十五年前就可以被發現,因此建議大家提早發現、提早治療。這個題目實在太聳動了,所以一定要親自讀原文了解,一開始看就發現台灣記者的老問題,無限誇大與放大研究的結果。

首先釐清幾件事情

  1. 這個研究針對的是由基因遺傳造成的阿茲海默症,但這類的阿茲海默症是所有阿茲海默症病患中的少數,雖然有研究認為有某些基因型較容易引發阿茲海默症,現在結果還不明確。作者在文章最後也提到這是研究的限制,目前尚不清楚是否非遺傳性的阿茲海默症也能夠這麼早被預測。
  2. 這個研究並沒有實際上追蹤這些人25年,而是根據他們父母被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年齡和他們現在的年齡差異來做推算,也就是說若實驗參與者在參加實驗的時候為40歲,但他的父母在65歲時罹患阿茲海默症,則這個人的資料就被歸類為發病前25年的資料。但遺傳性的阿茲海默症並非表示子女和父母就一定會在同樣的年齡發病!最好的方式就是要長期的追蹤,但這樣的研究相當的耗時且執行難度非常高。
  3. 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中最常見的一種,但並非造成失智的唯一原因。
結果的部分大致上沒甚麼好亂報導的,確實有一些指標在他們定義發病的25年前就會有差異,但不是所有的指標都在發病前的25年就會被發現有差異,例如短期事件記憶的退化約在他們定義發病的10年前才會有差異、醫院常用的MMSE更是在他們定義發病的5年前才會有差異。
結語,若家中有長輩罹患阿茲海默症,建議先去了解長輩是否因為具有特別的基因型因而罹患阿茲海默症。若真的是如此,可以去做個所謂的脊髓液的檢查,看看amyloid-beta含量是否較高,以及持續追蹤改變(因為研究顯示帶有這類基因型的人脊髓液中amyloid-beta含量在發病前25年是較沒有這類基因型的人高,但會持續下降)。同時也建議要開始做一些準備,可以多活化自己的大腦連結,絕對會有幫助的!
去看研究的原文
去看主要研究者的網站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