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話長命百歲?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是前人留給我們的智慧,告訴我們不要造口業。如同很多前人的智慧一樣,這些可能都不是憑空而來,完全沒有依據的。在最新一期的健康心理學期刊就有一篇相關的新研究,這個研究探討八十八位已經過世的心理學家的自傳中所使用的文字,以及他們壽命之間的關係。他們根據PANASMacKay發展的情緒詞彙量表以及一個詞頻資料庫LIWC篩選出一些情緒詞彙,然後比較這些心理學家的自傳中不同類型的情緒詞彙出現的頻率。他們將情緒詞彙根據valence(正向或負向)及activation(活化程度)分成四類:正向高活化、正向低活化、負向高活化、負向低活化。


在結果分析的部分,做了下列的控制,以確保結果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1. 採用轉換後的頻率:因為自傳的長度不一,因此將詞彙出現的次數除上總字數而得到所謂的出現頻率。
  2. 考量這些心理學家的樂觀狀態及社交關係:根據LIWC中選出和樂觀狀態及社交關係有關係的詞彙,並檢驗這些詞彙在自傳中出現的頻率。
  3. 考量生病狀態:從自傳中判斷這些心理學家的健康狀態。
  4. 語言:母語非英文的心理學家的自傳有被翻譯為英文。

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自傳出版的年齡能夠顯著的預測壽命,更重要的是使用正向高活化詞彙的頻率能夠顯著的預測壽命,使用的頻率越高越長壽;其他類情緒詞彙的使用頻率對於壽命並沒有預測的效果。這個研究的結論簡單來說就是講好話就能長命百歲,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寫出來的東西完全反應了自己的心境。雖然這個研究充其量只能說是個相關的調查,但很多研究都發現抱持著好的信念能夠讓自己更快樂,至於能不能長壽就不清楚了。


去看這個研究的原文出處
去看這個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的網頁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