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甜美就要多吃甜的

這星期要介紹的是一個有趣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探討的跟具體化認知也有一些關係(參考這裡)。不論中外都會用甜(sweet)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很溫馴、友善,同樣的我們也都會用甜來形容一個物品的味道,那究竟這兩者是否有關係?這群研究者做了三個系列的研究:

在第一個系列的研究,實驗參與者會看一百張中性人陌生人的人臉,每張人臉圖片的下方會描述這個人喜歡吃甚麼食物(共有五類不同味道的食物:苦的、鹹的、酸的、辣的、甜的),之後他們必須針對外向、神經質、配合度這三種人格特質進行評分,評定他們認為這個人在這三種人格特質上的分數分別是多少。結果發現若一張人臉下方描述這個人喜歡吃甜食,則實驗參與者會認為這些人的配合度較高。

在第二個系列的研究,他們先請實驗參與者自行評定本身對於不同類別食物的喜好,接著讓他們做兩種不同的量表,其中一個是和配合度有關的,另一個是和利社交行為有關的。結果同樣發現,一個人若喜歡吃甜的,則他們的配合度及利社交行為都是較高的。

第二個系列的研究其實是個相關的研究,所以研究者在第三個系列想要採用比較類似實驗法的方式來檢驗吃甜食是否真的會讓人比較甜美!在這個實驗中有一半的實驗參與者會在實驗開始時吃含糖量高的巧克力、另一半的參與者會吃含糖量低的東西,結果和前兩個系列的一致,吃了糖的那些實驗參與者有較高的配合度,也比較傾向去助人。

Well… 看了覺得很神奇,但其實不知道究竟是甜的食物的效果還是甜的感覺造成這樣的結果,若可以用代糖的產品去做,就會更有趣了,因為代糖有甜的感覺但其實沒有含糖的成分!除此之外,我們沒有辦法知道這個效果是否為實驗參與者預期效果所造成的,他們可能在做實驗的時候也不經意地想到我現在在吃甜食,應該要表現得很甜美 :p 從另一個另類的角度思考,那難道糖尿病患者就會比較不甜美嗎?

最後要請大家腦力激盪一下,在我們的文化中是否有哪些具體化的東西是和西方社會不同的?說一個人很機車就會比較動感嗎:p

去看這個研究的原始出處
去看這個研究主要研究者的網站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