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出了一項警告,說明長時間暴露在電磁波下有可能提升致癌的機率(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re possibly carcinogenic, WHO正式的官方報導)。很不幸的,這樣的警告到了台灣卻變成了… 世衛警告講手機會提升致癌的機率達40%。我們偉大的立法委員們也就順勢的想要提案讓中小學生在校園中限用手機,因為有些國家已經有這樣的規範。
然而實情究竟是怎樣的呢?根據世衛組織公開的文件,他們認為目前的證據僅顯示講手機和罹患神經膠質瘤(glioma)與聽神經瘤(acoustic neuroma)有正關聯,也就是說講手機的時間越長,罹患這兩種癌症的機率越高。但這裡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正關聯並非因果關係,也就是說從這樣的研究沒有辦法證明講手機會致癌,只能說常講手機的人也有較高的機會罹患這兩種癌症。再者,根據長庚紀念醫院網頁的介紹,神經膠質瘤治療後狀況大多良好;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的報導,聽神經瘤也不像一般癌症,這類的腫瘤成長的速度很緩慢,很多病患甚至只要每年一次的持續追蹤即可,不過這個腫瘤有可能造成聽力受損及顏面神經麻痺。理性而論,這兩種癌症都不至於太致命,所以大家應該理性地去評估風險,而不是在面對所有可能致癌因子時都以恐慌、逃避去面對。
相關的研究報告會被刊載於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出版的刊物IARC Monographs第102期,屆時大家可以詳細了解每個研究的發現。從世衛組織的報告中唯一具體提到的一個研究說每天使用手機超過30分鐘且長達十年的時間,會提升神經膠腫瘤發生的機率達40%。其他的研究基本上都沒有量化的指標,讓我們很難做風險的評估,這樣的不確定性往往會造成恐慌。即使如此,我們也不知道那些每天用手機超過30分鐘的人是否有一些其他的生活習慣造成他們會較容易有神經膠腫瘤,例如這些人可能都是忙碌的生意人,真正影響的不是手機使用時數,而是常去應酬。
最後,寫本文的目的不是要替手機大廠反駁,只是單純的希望大家能夠理性的思考,了解事情的原委,而不是被一些數據嚇唬。
目前證據等級在2B,不過無法上1A,1B的關係應該很大一部分是沒有對照組,像這樣的topic,事實上找對照組可能有難度(手機可以用,但是沒有電磁波,讓受試者雙盲使用???)……對這種可能永遠無法有肯定結論的東西,喜歡斷章取義的媒體一向最愛了,不過真相可能是”拿手機致癌的風險可能比過馬路被車子撞的風險還低”…
Orz 劉大醫師果然沒修過心實,對照組應該是要找沒用手機的人,或是用的時間較短的
哈哈…因為藥的實驗都是這樣做的啊…不然怎麼排除是”用手機”這件事而非”電磁波”致癌呢?(ex..手機一直壓在耳外,會不會造成細胞病變??)